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

2012年8月5日 - 令人不可置信的兵馬俑


文章日期:05/05/2013 06:41 pm

今日參觀兵馬俑、華清池及西安城牆。來西安前已透過網站訂好了包團,費用是每位580人民幣,除了包車、司機、導遊外、還包括兵馬俑博物館(150人民幣)及華清池(110人民幣)的門票,另外也包一餐午餐。早上8:30女導遊小李已在酒店大堂等候。這輛包車很舒適,車廂寬敞,除了導遊跟司機外,還可多載7人。


兵馬俑博物館入口
 兵馬俑是世界遺產一員

先出發參觀兵馬俑,根據小李說,秦始皇13歲登基便開始修建陵墓,歷經38年才完成,最高峰時有70萬人參與興建。秦始皇曾提出要求要數千童男童女陪葬,大臣李斯為免觸怒民眾,引起反抗,於是提議以秦始皇的最精銳親兵為藍本,以泥、青銅製成兵馬俑以保護秦始皇,並以水銀建造河流,皇柩在水銀河流上飄浮,即代表秦始皇在巡視百川,另外陵墓的頂部鑲有以寶石造成的日月星宿,但時至今天仍未能完全發掘出來。雖說當時李斯曾獻計避免人民陪葬,但據記載,在已出土的墓坑中仍然有為數不少的陪葬者,包括修墓匠人及宗室,有些死者的骨骼非常零亂,甚至肢體分離,相信是在秦始皇離世後的一場政治鬥爭中被殘殺後陪葬的。

博物館展示了發掘過程的圖片
彩繪銅車。根據《秦兵馬俑》記載,198012月,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兩輛彩繪銅車,但因年代久遠,保存着銅車的大型木椁塌陷,使兩輛銅車也破碎成幾千片,最後,要經專家近8年時間才完全修復。

秦陵是約在40年前被發現的。由於秦陵一帶的泥土是經過特製而不適合耕作,附近的農民為了要有好收成,便紛紛挖井取水,其中一位名叫楊繼德的農民,在挖井時發現了一些青銅碎片,於是便上報當地官員,秦陵就在1974年這一天被正式發現。當時的農民還誤解了楊繼德,認為他挖井弄破了古人陪葬品而得罪了祖先。直至秦陵1號及2號坑開發後,當時的外國元首,如克林頓在參觀時要求跟楊繼德見面,還索取了他的簽名,作為農民的楊是文盲,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,所以他只好草草畫了三個圓圈作為簽名。此時,楊繼德的生活才得到政府關注,起居飲食均由政府負責,還教會了他寫自己的名字。現在,楊繼德會坐在博物館賣書的小攤旁,只要有遊客買《秦兵馬俑》一書,他便會應要求在書上簽名及蓋章,為遊客帶來一點驚喜!






栩栩如生的兵馬俑

我也買了一本《秦兵馬俑》,並要求老人家在書中簽名留念。要留意,老人家很抗拒拍照,為了迴避遊人的閃光燈,他只好一邊簽名一邊用摺扇擋着面容!可見,經歷了這許多,老人家還是有點脾氣的!


挖掘的工作不斷在進行中

接着便到秦陵地宮參觀,這地下宮分上下兩層,再現秦始皇帝陵陵園地貌及地宮,但展品製作粗糙,燈光太昏暗,實在沒甚麼值得一看。  

沒丁點看頭的秦陵地宮

午餐後到華清池看看。華清池位於驪山腳下,是唐代華清宮內的溫泉浴池遺址,即唐明皇李隆基跟楊貴妃愛情故事的一個重要場景,亦是蔣介石經歷西安事變時的重地。導遊小李說蔣介石在逃避共產黨追捕時只用了15分鐘從山腳這華清池跑到驪山上,可見當時情勢的危急。

華清池入口
西安事變時遺留下的彈孔
蔣介石曾在此書房中辦公
亭園一角


不同的溫泉

楊貴妃像




參觀完華清池後便到西安城牆走一走,城牆是明朝初年在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建造起來的。後來又經過多次修補,是中國現存最完整、規模最大的古城牆。站在城牆上可清楚看到西安市的面貌,腳踏着這古建築,眼望着周圍的現代化建築,真有種穿梭時空的超現實感覺!




保存得很完整的西安城牆


寬敞的城牆頂是踏單車的好地方

猜猜這個字是甚麼意思?其實是當地的一種麵食,發音就是biang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