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到訪這行程中最重要的景點 ─ Petra佩特拉古城。我們一早從酒店Petra Panorama Hotel出發,不一會已到達佩特拉古城的入口。這古城坐落在距離約旦約4小時車程的南部狹谷中,整座古城均建於赤褐色的砂岩或山洞中,因而有一個美麗的外號 - 玫瑰之城。古城有超過2000年歷史,由那巴特人(Nabataeans)在岩壁上雕鑿出獨特浩瀚的城市,以便與中國、印度以至地中海沿岸城市通商。在公元14世紀之後,這古城漸漸被世人所遺忘,直至1812年才由瑞士的旅遊家 Johann Ludwig Burchhardt 再次發現,因此被稱為失落之城。佩特拉古城在2007年被列入新的世界七大奇景之一,亦因為電影<奪寶奇兵>而聲名大噪。
![]() |
佩特拉古城的寶庫 Al-Khazneh
|
一進入佩特拉古城,先會經過Obelisk Tomb 墓碑,接着是著名的蛇道 As-Siq,我曾看過蔡瀾先生在其專欄中提及,不要坐馬車進入這一公里的蛇道,一方面會浪費了慢慢欣賞狹窄道路兩旁手工精美的雕刻,而那在策騎人驅使下瘋癲地向前跑的馬車,也使坐在其中的遊客叫苦連天。在步行途中,遊客可細心欣賞一幅一幅雕刻在粉紅色岩石上的浮雕,加上不同深淺色調的岩石,令遊人眼睛應接不暇,紛紛舉機拍照,就這樣把短短行程變成半小時也走不完的路。
![]() |
Obelisk Tomb
|
![]() |
遊客在蛇道不時要經過如此狹窄的石縫
|
![]() |
狹窄石道後的另一片景象
|
![]() |
蛇道上的象石 |
走着走着,突然聽到前面遊客不住驚嘆,然後是人人擠在極狹窄的路口拿着相機拍過不停,原來這就是每次在各大網誌、雜誌、明信片介紹約旦時必出現的景點 - 蛇道盡頭狹窄出口後的 Al-Khazneh (Treasury) 寶庫。從這角度看去,寶庫像是在裂縫中爆破而出的雄偉建築,在陽光的配合下,這座寶庫真像是在發光一般,很有一種藏有古文明寶藏的神秘感。相信不少遊客會忽發奇想,幻想自己是尋找千年寶藏的探險家,經過萬重機關,方可進入這藏寶聖地,穿過寶庫石門,眼前是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,正在想如何把那用不盡的財寶帶走的同時,竟被身旁導遊的講解聲驚醒了!
![]() |
在狹窄蛇道盡頭便是宏偉的寶庫
|
![]() |
整座寶庫佈滿了立體的雕刻
|
走過這狹窄出口便是廣闊的廣場,遊客可在這座寶庫前騎騎駱駝,或在茶水檔前休息一會,也可選擇到旁邊的小賣店選購點特色小擺設。
![]() |
遊客也可選擇以駱駝代步
|
為了爭取時間把佩特拉古城看過究竟,我們只在這廣場稍事休息便繼續往前行,沿着寶庫的右面行是
The Street of Facades ,接着是露天劇場,再往前走是一座座依山鑿建而成的皇家陵墓,當中包括有Urn Tomb、Royal Tomb、Silk
Tomb、Corinthian Tomb、Palace
Tomb 及 Sextius Florentinus Tomb 等,走到這裡,我們理應沿着柱廊大道Colonnaded Street折返寶庫,出蛇道,便完成今日的行程,但各人均很想一睹在山頂的修道院 Ad-Deir面貌。
![]() |
The Street of Facades 上的墓穴
|
![]() |
沿山而建的陵墓
|
![]() |
露天劇場 |
![]() |
建於岩石上的皇家陵墓
|
![]() |
陵墓的入口 |
![]() |
陵墓內部 |
事實上,要登上山頂看修道院是要一點勇氣及腳骨力的,因她建在800級石階之上。我們決定了便頭也不回的往上走,走到一半已感到有點氣喘,再努力向上爬,終於在40分鐘之後到達,當親眼看到這座站立在山頂上並沿山岩鑿建而成的建築物時,你會感到花點氣力、流點汗水是值得的!
![]() |
爬了800級樓梯才到達的修道院
|
![]() |
在山上售賣紀念品的小店 |
從這裏下山再往回走到蛇道是一段頗長的路,最好先在小吃點買點飲料獎勵一下自己,也好坐下來作點小休再出發。
![]() |
柱廊大道
|
![]() |
下山時遇到的一頭可愛小驢
|
佩特拉古城令人猜想不到,人們是如何在二千多年前建構出這宏偉的城池,在一路往城中心走去的道路兩旁,我們可看到在岩石上的引水道及水管,古人藉此把水引向城中心,這等建築智慧在古時已發展成熟。
如果時間許可,我認為可在這城中多待一天,放慢腳步感受一下那已逝去的光輝,雖然文明已去,這古城亦幾曾被遺忘,但在那些屹立不倒的建築群中憑弔,或可使我們這些現代文明人對古時的智慧有更深一層的體會。
![]() |
現在的駱駝主要是遊客的坐騎,在古時,牠們卻是通商的必要運輸工具。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